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就切实减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少年健康、全面、主动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发展个性潜能,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和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以对学生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认真地抓好“减负”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减负”的各项规定,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办学行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体魄,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减负”工作措施
(一)合理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校要把“减负”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含早读和课间休息),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寄宿制学校学生晚自习时间不超过2小时,早上统一起床时间不早于6:30。学校和教师不得随意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计划表和作息时间表应向社会公示。
(二)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确保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课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体育课各3课时。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坚持每天统一开展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要将校园体育活动列入学校课表,纳入教学计划,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三)建立落实作业统筹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作业总量控制和协调机制,做好各学科作业量的平衡工作,保证学生休息和睡眠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优化各学科作业设计,杜绝机械性、重复性作业,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研究性和选择性作业,不断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层次性和弹性作业制度,改革创新寒暑假作业形式和管理方式。严禁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四)严格执行课程和教材管理规定。学校要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减少非考试科目课时和增加考试科目课时,不违反课程计划擅自提前结束课程教学或讲授新课。严格按照广东省中小学用书目录选用教学用书,每门课程只使用一种教材和一本练习册,不征订和使用未经国家审查的国家课程教材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查的地方课程教材,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订购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和其他图书。
(五)坚决制止违规补课。学校要按照全市统一的校历组织教学,不得利用节假日(含寒暑假、公休日)组织学生集体上课,不得以培优、补差和举办兴趣班等名义变相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利用早晚自习、午休等时间上课和考试。学校因校园安全工程建设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调整教学时间和组织补课的,应事先充分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加强沟通,同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并严格控制补课时间和范围。学校和教师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辅导班和补习班,不得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形式的辅导班。
(六)切实加强考试、竞赛管理。教科研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各科考试命题的研究、指导和审查,不出偏题怪题,考试内容不